| 注册 | 登录 | 网课试听 |
招生热线:13342435577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推荐新闻

联系我们

CONTACT

电话:13342435577
手机:13342435577
联系人:徐院长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纪委监委通报:每次检查都是灭火器,应急局长被处分!坚决杜绝“以文履职”“作秀检查”等形式、官僚主义!

1.png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公布了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一起与安全生产检查有关。陆川县应急管理局、县工业园区对安全生产工作麻痹大意、造成较大爆炸事故问题。

2.png

2019年10月,陆川县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0万元


在对该公司的行业监管、属地监管中,县应急管理局、县工业园区不认真不负责不深入,到办公区、仓库检查的多,到生产车间检查的少,每次检查内容都是灭火器是否过期 等一般性安全生产问题,未及时发现该公司违规出租场地、设备给不具备生产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进行生产等造成事故发生的安全问题。


罗新强作为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思想重视不够,督促推动本单位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力,受到政务记过处分


黎云明作为县工业园区工委书记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不强,对本园区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指导不到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刘卓作为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不认真履职,对园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抓得不严不实,受到政务记过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受到相应处理。


人民网消息:河南省某市一公司发生火灾,该市官方微信对此第一时间发布新闻通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这篇263个字的通报中,有165字都在介绍“各级领导重视”,一一罗列了各级领导的官阶、姓名,“非常细致”。而对公众更关心的事故原因和伤亡等情况,却仅有“暂无人员伤亡,事件原因正在调查”寥寥14字

3.jpg


类似情形并非个案。2015年,北方某地发生一起库房火灾,在585字的官方通报中,仅介绍各级官员姓名、头衔就用了285字,对事故原因、伤亡情况等通报着墨甚少,最后介绍伤亡的消防员时,只有一组简单的数字。




对突发事件的积极处理,本就是各级领导理所当然应承担的责任。换句话说,在官方通报中,即便没有把“领导重视”这一块内容放进去,领导重视也是自不待言的题中之义。


但是大部分官方通报里,连篇累牍地反复强调“领导重视”,其背后折射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这种信息发布看似展示了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形象,实际上是在透支政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在公众看来,官方通报需要传递的是最亟待关注、最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在一些火灾通报中,相较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详细事故现场情况、后续处理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防火安全提示,才是社会公众更为关注和需要的。


安全检查经常做,为什么就是遏制不住事故的发生?

4.jpg

5.jpg


企业普遍反映,当前面临一轮又一轮轰炸式外部专家督导帮扶检查,企业一直疲于应对,甚至麻木,早已没有精力和心思去真正抓安全生产,开展自主管理和落实主体责任。



1.绝大部分巡检人员的精力都用在了组织安全生产活动上,却没有心思关注安全生产本身,形式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着检查表打打钩,就算完成了检查。


2.巡检只会查灭火器,如何防得住事故?检查开始了,查什么都不十分清晰。很快落入俗套,不管啥检查只会查查灭火器。隐患一大堆,和事故预防沾边的没几个。这样的排查何以防住事故!


3.检查嫌麻烦,想省事,或者一些人员不容易进入的地方,如大型设备的内部根本检查不到!真正能引发事故的隐患,多数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深入细致的检查!


突击式安全检查倒逼企业搞形式主义


一人感冒大家吃药的监管模式已经烂熟于心,套路再熟悉不过。只要出了事故,监管部门早早做好了检查的准备,企业早早做好了迎检的准备。


而这时候企业会把迎检作为头等大事,梳理制度,整理档案,完善记录……做的更周密一点的,开个警示教育会、组织一次演练,领导带队检查……


绝大部分人的精力都用在了组织安全生产活动上,却没有心思没有关注安全生产本身,这个时候对作业现场的监督、管控不是加强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但是,这些形式往往是检查的要点重点,甚至是工作亮点。任何企业都会做,而且要做的完美。隐患排查即以"静态的点"搏"动态的线"


隐患排查即以"静态的点"搏"动态的线"


监管部门或是其他外力开展的隐患排查,只能以某个具体时间点切入,了解当时当场的静态情况。而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很长的线条,且是持续运动的。以“静态的点”去发现“动态的线”上的隐患,局限性太大,偶然性太多。比如检修作业,检查的时候碰上了可以查隐患,没碰上你就没法查。而且有时候企业是能够掌握这个“静态的点”何时发生的,会尽全力呈现一个完美的“点”,尽量不给监管部门“添麻烦”。


不管出啥事故,都查灭火器事故


以后的大排查大整治,是为了汲取教训,堵住事故暴露出的漏洞,防范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可有时候,事故原因还没找到,事故教训还没有出来,大检查开始了,为什么查,查什么都不十分清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针对性。


因某个事故而组织的本应很有针对性的大检查,很快落入俗套,不管啥事故,不管啥行业事故,都查灭火器。


隐患一大堆,和事故教训沾边的没几个。这样的排查何以防住事故!


粗浅的安全检查形式不应该作为安全监管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安全从业者,大家或多或少的有过类似的经历,日常的工作中,各种安全检查一轮接着一轮。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基层的单位、部门基本上“不是在迎检,就是在迎检的路上”。更有甚者,工作作没作不重要,台账记录必须齐全,加班加点的作资料整记录,用文件来证明安全。尤其是一旦出现事故,立即开展各级各类大检查。但是即使刚检查完几天就出事故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不是说不要安全检查,必要的安全检查也是监管的环节,但要对安全检查的频次、范围和深度做科学的安排。我们要明白:安全管理的执行过程必须由企业自身来完成,这是企业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安全检查和碎片化的隐患查找有一些帮助,但不能替代系统性的安全管理。


如何做好监管?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我们必须明白,运动式的粗浅的安全检查方式不应该是监管的主旋律。


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各类责任主体做好自律,自律落实到行业、属地、企业三个层面:行业要管好安全、属地也要管好安全、企业要管好安全。只有当自律做不好,才需要监管。而高质量的监管是要把握好分寸和界面,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监管过度。所以,过度监管堪称又低效又代价高昂的一种管理方式。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真的够了!


央媒怒批!


6.jpg


文章提到,在这起事故发生四个月前,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曾经开展校舍安全检查。

0000000.png



这样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并非孤案



今年6月21日,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的特别严重后果。事故发生前一个月,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也曾开展社会面消防安全监管工作。


今年5月1日,聊城市某化工双氧水生产区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而就在爆炸事故发生前2天,聊城市应急局局长才带队来到发生事故的生产区进行了安全检查。


7.jpg


安全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01 以口号替代重视

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如今一提起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的说辞不绝于耳,有些单位或人员患上“口号依赖症”,无论大小口号不少,工作未动口号先行,以口号落实工作。在落实上级精神和工作部署时,热衷于用新口号来展示工作落实,在上级检查考评时,用响亮的囗号来争取表现,似乎囗号越多,对工作越重视,工作越有成绩,至于这些口号喊出去之后,是否能够起到作用则没人关心。这些了无新意、内容空洞的囗号往往“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使群众产生视觉疲惫和心理抵触,反感为“口号喊得震天响,重视安全在口头”,助长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02 以标语替代宣贯

宣传标语、横幅满天飞


无论是厂房车间,还是建设工地,标语和板牌随处可见,好像不多挂几条标语,不多做几块牌板,不足以证明对工作的重视,这些相互抄袭、内容雷同、口号式、传递式、共享式的标语或牌板内容看似高大上,但缺乏实质内容,没有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甚至还出现了地名、单位名、人名“穿越”的“低级红”、“高级黑”。还有些上级单位在抓安全宣传教育时,对基层现场要挂几条标语、挂什么标语都做了硬性规定,基层单位机械落实到现场,往往还要再加挂几条本单位的贯彻落实标语,造成宣传标语、横幅的张贴、乱拉、散滥和满天飞,用标语横幅替代工作推进的现象非常突出。





03 以经验替代制度

凭经验办事或凭经验抓管理


安全上的懒政思想突出,拿来主义盛行,没有将国家、行业和上级出台的法律规范、操作规程、制度要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好经验、好做法相互融合,并细化分解制定好的办法和措施,不同程度地纵容了安全管理上片面、极端的经验主义。把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口头上,很少组织学习或对照落实,管理人员凭经验办事或凭经验抓管理,养成了慵懒散的不良管理习惯,变相助长基层现场人员以经验替代规章制度,凭经验干活,从上到下,经验主义盛行,捆绑了安全生产的手脚,变成削弱安全基层基础的祸根。



04 以签字替代培训

假培训记录上签个字就上岗


有些单位为了完成培训任务匆匆组织培训,既未形成有效培训方案,也未周密讨论论证,课件年年炒剩饭,培训内容空洞乏味,培训方式死板僵化,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讨。组织培训贪大求全,规模上要求全员参与,内容设置上却不能因实际情况区别考虑,不能有效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了节约成本和图块省事,连岗前培训都省了,在假培训记录上签个字就上岗。有些人学习过程中常以工作忙为借口,学习培训开小差,身在曹营心在汉,签个字就不见人影。上级检查培训时过分注重留痕,只关心培训签字记录,不关心培训内容和效果检验,导致参培人员离开课堂到现场,两眼一抹黑,糊糊涂涂,晕晕乎乎,成为事故的根源。李家沟煤矿“1.12”重大煤尘爆炸事故中,安全培训流于形式,下井工人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存在携带烟火入井、抽烟的现象。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调查也显示,事故单位上午刚开会培训,下午就发生爆炸,这都是培训上的形式主义在作祟。




05 以文件替代整改

信息层层递减,做法每每走样


上级部门对下级缺乏有效业务指导,无论是安全监督管理,还是检查考评,经常发个文件就了事,并以此作为追责的手段,下级在开展工作中往往就以避责和降低风险为出发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么将原文件转发,要么不对上级文件细化,最多将上级文件有要求但本单位并不涉及的内容删掉,照搬照抄文件来应付。还有时上部刚发了文件就要求下级汇报整改情况,当天布置当天要,有的要连夜完成,下级根本没有精力认真组织内容,疲于应付之下只能照葫芦画瓢,以文件落实文件要求,敷衍了事,造成上级精神或要求在贯彻过程中信息层层递减,做法每每走样,很多制度办法低效甚至无法执行。



06 以会议替代落实

为了开会而开会,会来会去,层层开会


在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时,往往以“落实会议”代替“落实精神”,把开会作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硬要求,上面开了个什么样的会,下面就要对应开个什么样的会,结果为了开会而开会,会来会去,层层开会,从而使落实上级指示、会议精神仅仅停留在开个会、发个文件、听个汇报上,问题还是那个问题,隐患还是那个隐患。一方面会议过多过滥,不仅影响了正常安全工作的开展,还影响了工作风气,容易形成怠政和懒政思想;另一方面出了会场不到现场,雷声大雨点小的以会代会,缺乏行之有效的过硬措施和办法,不仅不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还会阻碍安全生产工作的推进。



07 以外行替代内行

检查不严不实不准不细不深


面对繁重的安全监管任务,要么出于监管部门专业人员不足,要么出于监管部门在重大事故后或重大活动前或期间进行地毯式、运动式专项检查和整治需要,临时抽调非专业人员滥竽充数凑合检查。这些外行人员组成的检查活动看似场面大,表面轰轰烈烈,到了现场走马观花,只能发现几个不痛不痒的皮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也提不出合理的检查建议。这样的检查不严不实不准不细不深,形式大于内容。这样的检查活动搞多了,无形之中降低了检查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助长了被查单位的糊弄、应付、侥幸心理,既然查了白查,不查也罢。



08 以汇报替代检查

报喜不报忧


上级检查不到现场到会场,下级单位投其所好,不在现场问题、隐患整改上下功夫,而是把力气用在了会场布置和汇报材料撰写上。会场布置高大上,汇报材料印刷精美,检查组正襟危坐,被查单位汇报口吐莲花,在汇报材料里造“盆景”,报喜不报忧,用虚虚实实的数据堆砌安全成绩,用事例渲染安全效果,把芝麻夸成西瓜,虚化、淡化甚至回避问和隐患。汇报结束,检查组不到现场验证汇报内容,而是汇报单位出具验收报告,就签字加表扬,然后打道回府。既然上级检查都是如此,基层也就刀枪归库,马放南山,一片皆大欢喜,检查变身简查。



09 以台账替代现场

考核好不好,台账说了算


痕迹台账本是上级检查考评基层安全生产的直观反映,不知从何时起,名目繁多的台账资料成为了安全检查考评的标配。基层把时间、精力用在了收集、整理台帐上,往往一个检查项目就得准备一册台账资料,一个小小部门总得抽出一批人准备几大盒子的台账,还得编码摆放。上级检查考核时摆出来,既显得工作扎实细致,还因台账漂亮可得高分,而台账不全、资料欠缺,考核分也会大大缩水。考核好不好,台账说了算。某单位负责人表示,每年仅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考评一项,就得做台账50多本,台账印刷费用上万元。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基层往往从网上下载资料,加班加点编材料,造成人财物资源浪费不说,还对台账进行虚报和夸大,虚假台账层出不穷,掩盖了基层现场存在的真实问题。



10 以罚款替代追责

隐患一查了之,违法一罚了之


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事故企业连续被查处、被通报、被罚款,企业相关负责人仍旧严重违法违规、我行我素,最终酿成惨烈事故。由此可见,当地监管部门对对出事企业不是没有监管,但看来就两样:开会,罚款。在很多检查中,上级监管部门和检查人员只注重检查,照片一拍了之,隐患一查了之,违法一罚了之,隐患整改措施的跟踪、落实和验证没了下文,以罚代管式的安全检查“层层管、层层软”。有些单位硬性下达安全罚款指标,以罚款衡量安全监管力度,导致安全追责偏离了轨道,隐患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应有的党政政纪的处分,甚至用罚款替代刑事追责,思想上也就没有受到触动和惊醒。处罚之后,问题依旧;事故过后,一地鸡毛。


总之,“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对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危害,决不能小视,必须坚决加以克服,不然日积月累,就会酿成无可挽回的灾难。如同响水“3.21”爆炸事故早有预兆,却一路“整改”,一路“绿灯”,“带病”生产,击鼓传花般直到3月21日戛然而止,举国震动。爆炸事故留下的深坑,这不仅是死难者家属心上的深坑,也是安全监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深坑,更是社会治理能力上的深坑。不把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消除,真的能害死人。


0.0428s